坎农认为,压力就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Lazarus和Fokma 认为压力是由于事件和责任超出个人应对能力范围时所产生的焦虑状态,是一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我国学者李中海和廖建桥认为压力是当人感觉到加诸在身上的需求和自己应付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的理论,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yresA.J(1972)首先提出来的。她指出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作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当这一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被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Ayres...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生活质量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评定,SWB是反映主观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它包括情感方面(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和认知方面。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该量表由 FAZIO1977 年编...
心理压力感是指个体面对日常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压力源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学习压力感则是指个体由于学习方面的压力源(包括成绩、竞争等)而引起的焦虑和压抑体验。韩冬根据田澜,邓琪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压力感问卷》然后结合本文研究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改编而来的。原量表共7个维度,而本次问卷根据本文研究实际需要...
20世纪70年代,在妇女就业人数激增和女权运动广泛兴起的大背景下,学者们对性别差异的研究重点逐渐从生理性别差异过渡到性别角色差异。性别角色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最早是Constantionple在1973年给出的理论性定义,认为性别角色特质是根植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区分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后来学者又进一步从个人心理...
- 1
- 2
- 3
- 4
- ...
- 111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