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mentalization)的概念起源于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由Bateman等、Fonagy提出,他们认为心智化是通过识别和反思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行为、意图,从而能够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心理活动。心智化是一种心理能力,同时也被概念化为一种心理过程,指的是把外显行为作为有意图的心理状态的结果,同时又在心里保有这一过程所具有的推论的...
社会情感能力作为幼儿非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在园所和未来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是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学术、社交和情感学习联合会”(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CASEL)曾指出,社会情感能力是个体获...
身体意象一词最早是由十六世纪的一位精神科医生Head提出来的,他最先使用身体意象(body image)一词描述人类的身体知觉状态(Grogan著,黎士鸣译,200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身体意象的学者,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的Paul Schilder,他在(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一书...
自信可看作是一个多维整合复杂的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属于性格特征中对自己的态度范畴,与自尊密切相关,并和自我概念众的能力、价值判断相关联。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是 Vealey(1986)所提出来的运动自信心(sport confidence)定义。她认为“运动自信心是个体其所具有的能力在竞技运动中获取成功的信念和确信程...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 Bandura(1977)在其著作《自我效能感: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Bandura, 1999)。Bandura 指出,个体对于目标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策行为,这种期待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结果期待,指向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联认知;另一种是效能期待,特指个体对自身实施特定行为能力...
- 1
- 2
- 3
- 4
- ...
- 117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