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遭受校园排斥的心理感知问卷(the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suffering from campus ostracism scal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已有研究发现,在小学校园里,遭受欺凌的小学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2.2%,而且,小学生遭受欺凌人数的比例正在不断地攀升。在校园情境中,同伴间的排挤、身体或性别上的嘲笑等“隐性”欺凌更为常见,是一种校园排斥现象。校园排斥是指阻碍被排斥者获得友谊或加入同伴群体中,包括拒绝、中伤、忽视等行为。相关研究表明,5~6年级小学生在遭受校园排斥后其社会退缩和抑郁水平上...
小学生道德判断量表(Moral Judgment Scale for Pupils)

“道德判断”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在他之后有许多学者以道德判断作为研究道德发展的切入点,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科尔伯格沿着皮亚杰的研究路线,把道德发展作为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为道德的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发展的过程。在科尔伯格的研究中,他经常交替使用道德认知、道德思维、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概念。对于道德认知,科尔伯格是这...
社会情感能力量表(Social skills improvement system-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edition,SSIS-SEL)

CASEL在对情绪智力研究的基础上,将社会情感能力定义为“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驾驭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负责任地决策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OECD 组织把社会情感能力界定为:“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模式,以及个人在一生中获得社会成果的重要驱动力”它包括实现主体目标、与他人合作和管理情绪所涉及的能力,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ental Health Rate Scale for Pupil, MHRSP)

广泛接受的心理健康定义涉及个体心理功能的正常运作,涵盖正常的感知与思维、稳定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完善的个性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这样的状态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潜力,以应对生活、教育、职业以及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和变迁。因此,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状态,而非静态的。心理学家通常根据个体的适应性行为来评价其心理健康水平,而非单纯依据症状是否存在。因此,心...